生活的邊界

涼冷天氣,只要不下雨,份外適宜步行。走路,特別容易觸及一座城市光明與黑暗的邊界。常常走著,經過富裕大廈再穿過擁 […]
少年無夢不應該

對中山區的第一印象,是鬆餅。大學時代到台北找朋友,米朗琪鬆餅正紅,我們一行人跟其他排隊者望穿秋水等店員出來叫號 […]
不曾被棄的城市:2021 艋舺青山祭小記

轉冷的 11 月,臺北迎來每年一度的宗教盛事:農曆 10 月 23 日是青山宮靈安尊王生日,10 月 20、2 […]
沒落的貴族與庶民:大稻埕貴德街與迪化街散策

2021年 10 月 12 日,新聞報導大稻埕百年中藥行「乾元」被房東請出,將改租給其他業者,「乾元」無力負荷 […]
臺北城中的留與不留:菊元百貨、公園號酸梅湯

公司搬到城中博愛特區已半年餘,每日上下班路途、午間到處兜轉覓食仍是興味盎然。一座城市的歷史,經過時間沖刷,仍積 […]
重回舊時光的十字路口:金石堂城中店、東方大樓、逝去的台北銀座

人的一生這麼長,有些地方是從此別過再也不見,有些土地卻是幾經流轉又踏上了,有了第二次認識它的機會。城中便是如此 […]
從唐山書店到河岸留言:老派文青與他們的地下室

也許因為一直以文字維生吧,好幾次在商務場合,常被這樣介紹:「她超文青的喔。」不過,大眾對於「文藝青年」的想像是 […]
想我木柵的招牌們

搬離之後,才開始學會想念此處。很難判斷文山區是否適合步行。上下坡多,對腿腳不利索的長者難免吃力,然而我就是用步 […]
雙連的氣味

疫情捲土重來,爆發得又快又兇。某日見朋友臉書發文,附上確診者足跡分佈圖,驚嘆雙北都已破百例確診,他住的大同區依 […]
來到艋舺,眾生平等

身為一個南部小孩,起初對台北的印象,是依著白先勇《孽子》建立起來的。 1983年出版的《孽子》,寫的是彼時男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