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文學季最終章:《記憶迴響》──葉石濤文學作品朗讀音樂會

分享文章
目錄

大一一門選修課(連課名都忘了,到底多混)指定選讀各家文學史,當然包含了《台灣文學史綱》,那是第一次接觸評論家葉石濤。

另一門課(課名依舊忘了),指定教材有《西拉雅末裔潘銀花》,這是第一次接觸小說家葉石濤。

然而當時,無論是小說家或評論家,「葉石濤」於我是個響亮大師名字,卻沒有太大實感。後來讀到賴香吟《天亮之前的戀愛:日治台灣小說風景》,稱葉石濤為「負軛之人」,寫他感性與理性的反覆辯證,寫歷史一連串的「如果」造就了葉石濤。

我非常喜歡《天亮之前的戀愛》,它解凍了許多我對日治時期作家的平板想像與認識,淡淡幾筆,便破冰時代的隔閡。

一位創作者的形象,常常都是拼拼圖似的形塑起來。人不親土親,知道葉石濤是台南人,多了幾分親切,偶然讀到《台南巷框:遇見文學大師葉石濤的時光散步》這本可愛用心的書,標題敬稱文學大師,內容則從著作按圖索驥,親身探訪府城庶民日常,繪出一代文學大師其實也過著平凡人日子。

走進地方的「體感」

最驚喜之一,發現葉石濤曾寫過台南習俗「做十六歲」。半個台南人的我,除了承繼嗜糖胃口,十六歲時也去鑽七娘媽亭,還領受家人準備的成年禮物。今年七娘媽生,臉書河道還看到少年身穿狀元服騎馬做十六歲的照片,這一切在府城,都很合理。

閒晃府城小巷

府城雖古,但有些景緻難免被時代汰換,有些畫面都被留在小說裡,且葉石濤,應該與許多台南人一樣,在意吃。即使是身陷白色恐怖,仍不輕率對待食物。

例如〈吃豬皮的日子〉裡,距離西門町與新町不遠的那一大鍋豬皮湯,雖然「食材卑賤」,但多加香油的版本無端讓人想嚐;我在北部幾乎不吃米糕或油飯,不合胃口,讀〈紅鞋子〉寫到主角簡阿淘吃一碗府城米糕的滿足感,就像自己也吃到了從小習慣的拌上魚鬆肉燥的口味。

如同葉石濤說的:「沒有土地,哪有文學」,土地是認識文學甚至認識創作者的最好媒介。距離大一課堂十餘年,途中依循著鄉愁與在地土壤,才逐漸拼出更加立體的葉石濤。

圖片來源:臺南文學季

近期因為一些工作,開始走入地方去認識作家,例如去彰化循賴和的社會運動之路,或者從台北每天都經過的景點了解蔣渭水的貢獻。

「地方」自有一種報章媒體或書本永遠無可取代的體感。你非得到哪裡了,聞那裡的空氣,走那裡的街道,聽那裡的車聲,與那裡的人交談,方能更靠近一點點昔日哲人的體溫。

走進地方,還可以交出自己的耳朵,用聽音樂的方式來認識葉石濤。

《記憶迴響》──葉石濤文學作品朗讀音樂會

圖片來源:臺南文學季

九月底的臺南炎熱如夏,提早到文化中心附近吃一碗帶甜味的肉燥飯。府城的陽光單刀直入,不似北部曖昧暖溼,汗流起來特別爽快,赴臺南文學季的最終場「《記憶迴響》──葉石濤文學作品朗讀音樂會」。

關於閱讀,許多愛書人都在尋找更多可能性。捧讀書籍以外的,字裡行間以外的。

這場朗讀音樂會,精選節錄 9 則葉石濤經典作品,結合導讀、朗讀及歌唱的方式,帶領觀眾更立體親近文學及其誕生的時代。

一開始還可惜,朗讀時若能搭配字幕不是更好嗎?但這恐怕是習慣文字的偏狹思維。少了視覺畫面,人就要心無旁騖地聽。

刻意閉上眼睛減少干擾,聽朗讀者的呼吸與頓挫。隨著角色的聲腔變化,葉石濤筆下的情慾、浪漫、對政局的惶惑,以及農村人家的溫情,更加立體地躍然浮現。

朗讀葉石濤文學作品片段(圖片來源:臺南文學季)

如果因為讀劇讓人有了畫面與想像,那麼音樂,便交織成那個年代不同情境的伴奏。

初看四組演出名單,本來只認識吳志寧和陳竹昇(雖然非常喜歡陳竹昇,但不免問號,他會唱歌?)現場聽才真是每組都有驚喜,尤其高興認識了吳易叡&芹菜這個組合。

唱的是林雙不和賴和,之好聽。想起以前賴和時常演講的彰化天公壇,也很適合搬把板凳坐在廟埕聽,夏夜晚風。

吳易叡&芹菜(圖片來源:臺南文學季)

其實許多年前就聽吳志寧,記得當時和朋友特別喜歡那句「因為妳用艱苦的奶,飼大了阮。」相隔多年,聲音記憶都像刻在細胞裡,一曲《全心全意地愛你》即使多年沒聽,仍能跟著曲調哼唱。

而陳竹昇,是我孤陋寡聞了,去年底才推出新專輯,製作人還是謝銘祐!!!

圖片來源:臺南文學季

音樂如大海廣闊,人浮沈其中,更加自由。這場音樂會,不僅止於紀念葉石濤,還唱了林雙不、賴和、洪一峰、吳晟、謝銘祐。

這些人,都深深地將雙腳踩進土裡,受到大地的滋養而創作出無數精彩作品。接力似的,像颳起的一陣陣風,拂過時代,吹成當時的景致。

他們的作品也反過來餵養了一代人。當我們真正踩上土地,會感覺他們並不陌生,文學,或者文化,都是日常,是划過臉面的風,是沖刷小腿的浪。

走出原生劇場,氣溫怡人許多。方才兩個小時音樂會無暇去看有無訊息來找,也無暇開啟如瀑布流瀉的短影音。像睡一場很遠很遠的酣暢午夢,有小說,有詩歌,有吟唱,還有光。

延伸閱讀1:「棲身的港灣」:踏查台江十六寮地圖

延伸閱讀2:國外學者拖行李箱來買書、傅斯年和方東美都是座上賓,牯嶺街「松林書局」的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