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年歷史悠久的藝術團體—台北靈安社,近日被台北市文化局授予「藝以人揚」的匾額,表彰其在北管藝術傳承上的卓越貢獻,以北管保存者的身份獲得無形文化資產的肯定,更於 11/4-11/26 樹心會館展開一系列特展,展出多項百年珍藏工藝品,全都是歷史與藝術的珍貴結晶。
五月十三迎城隍 台北靈安社 153 年的信仰與藝術
台北靈安社不僅是北市現存最古老的北管子弟團體,更是台灣文化資產的具體見證。台北靈安社歷史可回溯至清同治年間,起源於臺北迎城隍之宗教迎神目的,成員以在地民眾組成為主,與地方社群緊密連結。
自1871年成立迄今,透過每年「五月十三迎城隍」,在暗訪除煞、正日遶境等不同儀式活動中,呈現大稻埕獨特人文景觀與聲音景觀。
台北靈安社的存在,不僅僅是藝術的傳承,更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樑,將古老的北管藝術與現代社會緊密相連。
百餘年的發展過程中,台北靈安社亦曾遭遇傳承中斷,所幸經由現任社長陳周淑穗積極奔走復興,以及所有成員通力合作,現今台北靈安社已恢復遶境踩街、登台表演、北管排場,同時妥善保存社團歷史文物、曲冊等相關文物,更積極培育北管音樂技藝後進。
北管軒社與他們的好友:刺繡、糊紙、神像修復、製鼓、銅鑼
一次熱鬧莊嚴的陣頭,有威武神將、有喧天鑼鼓、有精緻頭旗紗燈,可說是一場跨領域工藝的展演。繞境陣頭不可或缺的元素,來自五大歷史悠久的文化技藝,分別是:製鑼、製鼓、糊紙、刺繡、神像修復。
台北靈安社的合作對象,都是全台頂尖甚至享譽國際的品牌。這次特展展出許多連社員都沒見過的珍貴藏品,包括從日治時期保存至今的工藝品,從中看見的不僅是傳統手藝文化,更是一整個時代對於工藝的極致要求。
中間氣勢非凡的「壓帆」於 1979 年由宜蘭「麗鴻繡莊」製作的,做工非常精細。由於遶境隊伍中會有不同軒社或組織,「壓帆」的作用就在於跟在該軒社最後,與其他軒社做區隔。
有關注刺繡文化應該都聽過麗鴻繡莊鼎鼎大名,全手工刺繡更被視為夢幻逸品。麗鴻繡莊與靈安社淵源甚深。有一年遶境遇雨,文武判官神衣裂開,便打聽到麗鴻繡莊送修。麗鴻繡莊現任負責人黃煜耀原本埋頭刺繡,一聽到「靈安社」三字卻如見故人,熱情招呼。
原來 1979 年靈安社舉辦霞海城隍老爺謝范二將軍開光暨創社 110 週年,當時的社長施合鄭為了與其他軒社拼陣,委託麗鴻繡莊製作頭旗、彩牌、壓帆及大量四角旗。但遶境當天下雨,社員詢問是否為繡類加強雨備,豈料施社長霸氣回覆:「壞了再做!」黃煜耀便與父親黃啟榮看著心血作品在大雨中淋了三個多小時。
這幅「金蔥四角龍旗」完成於日治時期,以金蔥線繡製。圖案是經典的「蒼龍教子」:一條大龍回看小籠,有「望子成龍」的寓意。
靈安社在日治時代曾有先賢到福州訂做 24 支牛舌旗,如今布質綻裂,旗面上方的獅頭圖用鐵片做的牙齒也搖搖欲墜。經過「聯暉繡莊」巧手修復,改由銀蔥布製作獅牙,並且保留牛舌旗裡 24 為封神榜人物與坐騎。
聯暉繡莊就位於霞海城隍廟對面,日治時代成立至今已有百年歷史,更多次為靈安社神將製作神衣。
傳統老軒社都指定使用的「林午銅鑼」,靈安社也從五零年代起就使用林午銅鑼。而銅鑼隨著時代演進,外型也產生流變,靈安社珍藏的大鑼還保留了日治時代的影子。
林午銅鑼早期是以修理農業機具為主,後來以焊接技術幫人修好鑼,慢慢摸索出訣竅,跨足銅鑼事業,可說是台灣銅鑼手工藝的發軔。
大鑼製作相當繁複辛苦,製造過程需要以鐵鎚人工方式成千上萬次的敲打,經過精密調音、千錘百鍊成為北管大鑼。北管演奏時,會敲擊銅鑼凸起處「鑼臍」。
北管子弟在出陣隊伍最前方,通常會有兩個「紗燈」加一面頭旗。古早紗燈外型有著類似蓮霧的彎曲弧度,現代改良版紗燈外觀偏直線型,製作上比較簡單。
今年台北迎城隍的紗燈就委託「新興糊紙」的張徐沛師傅製作。光用桂竹做出有別傳統曲線的紗燈外型就耗費多時,每一面的花鳥寓意圖都由張徐沛親自繪畫、剪紙再張貼,栩栩如生。
「藝以人揚」的意義在於:沒有人的投入和傳承,藝術將難以持續下去。正因為有這些一生做好一件事的職人,珍貴的傳統藝術文化才能歷經時空被傳承下來。
這次展覽也與臺北市立圖書館合作,11月 4 日至 26 日於總圖規劃「臺北市無形文化資產主題書展」,展出文化局歷年出版的臺北市無形文化資產相關讀物,讓大眾更加認識本市傳統表演藝術及傳統工藝;並在Podcast「熟讀深思」節目中,一連3集的《八大軒社靈安社專訪》,與靈安社吳柏勳總幹事一起揭密百年軒社的精采故事。
藝以人揚特展資訊
- 時間:11/4-11/26
- 地點:樹心會館臺北市萬華區中華路1段174之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