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七寺八廟」是臺南重要廟宇,根據臺南市文獻委員會定論,八廟分別為:風神廟、大關帝廟(祀典武廟)、藥王廟、台灣府城隍廟、大天后宮、水仙宮、龍王廟及嶽帝廟(東嶽殿)。
七寺則是開元寺、法華寺、竹溪寺、彌陀寺、重慶寺、龍山寺、黃檗寺。
作家浮果著有《開著福音車徵廟公》,常穿梭台灣各地廟宇,為了田調奮不顧身(?)堪稱主修民俗系。七寺八廟是浮果第一次深度認識臺南的指標。本篇企劃由浮果帶路邊走邊吃,導遊臺南廟宇由來,當然還有週邊美食地圖。
臺南以美食聞名,也是人人熟知的文化古城,但讓我真正醉心的仍是這裡數也數不盡的寺廟,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抬頭所見很容易撞到一間開基,不然就是動輒兩三百年起跳的國定古蹟。
當我收到邀稿後,再次去一趟臺南,我心裡想著要怎麼介紹臺南的廟宇,輕鬆中帶點詼諧,搞笑又順便輸出歷史,想半天也沒有結果,倒是在林百貨附近的萊茵坊蒟蒻綠豆湯先來一碗甜湯。
萊茵坊靠近開基三官廟,三官不是三觀,而是三官大帝,天官地官水官,在道教的地位僅次於玉皇大帝,神格崇高。
開基三官廟主體色調以紅橙色為主,顏色活潑又富有活力,前殿的後牆是我認為整間廟最美的一處風景,當然不鼓勵在那邊拍照,後殿還有神明,請想想他們的感受和滿臉問號。
不過稍微放個空倒好,每次去三官廟,見到那橙紅色的文化牆,總是讓我想起清宮裡的如懿被玫貴人誣陷毀容,幸好海瀾證明香包裡面的是無毒的大血藤,她感嘆圈套一個接一個,坐在宮門前擦去眼角的淚水,這裡真的很有當時那幕的感覺。
還在世就被建廟感念的「府城蔣公子」蔣元樞
而說到三官廟,不得不提它的前身-蔣元樞祠。
或許說到蔣元樞,現在年輕的臺南人可能也都不曉得,不過他身為清朝官員,對府城建設有很大幫助,既修海堤,又建書院,還有一本著作《台郡各建築圖說》,故宮博物院近年還有重修,有興趣的話可以從圖書館借來一觀。
巧的是,當我在查資料時,有一派說法是蔣元樞是清朝派來壞地理的,跟鼎鼎有名的楊桂森一樣都是怕臺灣出皇帝,所以在臺南到處建廟,用來壞風水。但前後出過三位姓蔣的知府官員,而且查其說法來源比較像是據說或穿鑿附會。
建廟壞風水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台灣中部地理流傳一則風水傳說「楊本縣敗地理」:楊本縣指的是嘉慶年間的彰化知縣楊桂森,據說他奉旨巡視台灣,出發之前,皇帝交代他抵達後順便排風水寶地,他卻聽成「敗地理」,因此來台後不斷破壞台灣風水。
不過我個人覺得蔣元樞跟楊本縣的不一樣。蔣元樞在當時做出非常多的貢獻,因此當時的他雖然活得好好的,但是臺南人感念他對這塊土地的付出,幫他建了一座「生祠」,然後立長生祿位。我想沒有真材實料的貢獻,應該是不會做到這種程度,但因為清朝很反對這種做法,所以後來才改成三官廟。
原本三官廟裡面有蔣元樞的塑像,可惜後來不見,今日只有台南永康的鹽行禹帝宮有一尊神像,若是他日我順路過去得拍照片的話,我再後面續補,讓大家一睹他的風采。
前面所言,蔣元樞在臺南建了許多廟或幫助重修,而府城的七寺八廟也或多或少與他有關,最直接相關的就是風神廟,廟前方的接官亭就是由他所建。
走過路過不可錯過府城三尊觀音像
關於八廟臺南市政府的官方認證是風神廟、大關帝廟(祀典武廟)、藥王廟、台灣府城隍廟、大天后宮、水仙宮、龍王廟及嶽帝廟(東嶽殿)。
龍王廟已經收攤,在日治時期被強徵為警察署,原址是在臺南美術館1館,不過四海龍王的神像被移到大天后宮,好在是一種再見還能再見的概念。
不過啊,八廟的說法有很多種,也有一些地方人士的見解不同,認為只是百廟被傳成八廟,也有人說大人廟、馬公廟、辜婦媽廟、五帝廟、倪聖公廟、孔廟和大上帝廟等也在其中。
總之雖然每個人認為的八廟不太一樣,但我這邊就以臺南市政府公佈的為準,雖然我遇到廟宇都是秉持走過路過不放過的概念,但這樣走訪下去,也不是個辦法。
沒錯,就是這麼瞬間的靈感,我決定以蔣元樞和八廟重點介紹。
而最初我還不知道八廟時,我會曉得蔣元樞是因為有人在網路上分享府城不能錯過的三尊觀音像,全都是由他督造的,分別是大天后宮的閉目觀音、祀典武廟的微語觀音以及開基天后宮的傾聽觀音。
我自己最喜歡微語觀音,然後有點不懂傾聽觀音經過整理後好像有點微整形,上網查過去的照片,我覺得比較美耶。這也算是我看過神像修復中差別比較大的,問題應該是出在眼睛吧,太過有神了,原本其實沒這麼亮,加上那一抹紅唇,我替觀音感到害羞。
雖然開基天后宮不在八廟,但它是全台最早的媽祖廟。而且開基媽祖的副駕出巡時會戴上信眾貢獻的LV包包和絲巾,這樣一想我好像又可以懂為何傾聽觀音這麼貴婦像,甚至連韋馱菩薩的氣質都不太一樣。
我在三官廟想到這些事情就覺得好興奮,一個人樂樂地吃綠豆湯,想到能夠藉此機會再次重遊八廟,不知不覺笑出來,幸好沒人看見,阿彌陀佛。
來到開基三官廟,本來我是想順便推薦去吃和興號鮮魚湯,但目前顯示為暫停營業,我上次去還有開耶,殘念!那就餓死好了,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