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
看似貧脊,卻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評《台灣惡地誌》
《台灣惡地誌》環繞的主軸在於「惡地」二字,其中包含地球科學也提及人文生態史。身為在學校教地球科學的老師,拜讀完豐富的內容之後,該如何切入評論成為大哉問。是談惡地的形成故事?每次出野外都品嚐的惡地芭樂?惡地中耐旱、耐熱、耐鹽的植物?棲身在惡地中的野生動物?還是惡地如何成為宋江陣(武藝)、總舖師(廚藝)的原鄉?
《台灣惡地誌》環繞的主軸在於「惡地」二字,其中包含地球科學也提及人文生態史。身為在學校教地球科學的老師,拜讀完豐富的內容之後,該如何切入評論成為大哉問。是談惡地的形成故事?每次出野外都品嚐的惡地芭樂?惡地中耐旱、耐熱、耐鹽的植物?棲身在惡地中的野生動物?還是惡地如何成為宋江陣(武藝)、總舖師(廚藝)的原鄉?
如果你想多了解台灣本土文化;又或者,你曾經認為傳統民俗都是繁文縟節,那麼推薦你翻翻以下這 5 本書,也許會有不同想法。
你曾用氣味追溯生命經驗,或記憶一座城市肌理嗎?Openbook閱讀誌與雙月刊《鹽分地帶文學》合作專欄「包包裡的臺南書」,從品嘗滋味為題,勾勒出臺南的輪廓,希望牽引讀者進入府城翻騰喧鬧的市場、花簇芬芳的靜巷,以及不經意拐角氤氳的食物霧氣中……
,2021年的台北書展大獎,小說類首獎之一頒給了Pam Pam Liu的圖像小說《瘋人院之旅》,這是一本取材自她真實經歷,加上虛構敘事的圖像小說,採訪的這天,她也剛拿下了金漫獎的年度漫畫獎。
什麼樣的論文,會讓一個編輯在跨年夜的度假旅館裡,抱著電子閱讀器細啃?而且這已經是她第二遍閱讀了。
答案就是獲得台灣社會學會碩士論文獎、田野工作獎雙料肯定,並已經改寫為一般讀者都能從容進入的《萬能店員—我的便利、你的過勞,超商的社會代價》(以下簡稱萬能店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