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移民

灣兜小圖 ss
投資移民

來台創業行銷台南美食 港人移民台灣經驗談:「想清楚目的!」

香港社會的高度競爭力,港人早已見慣不怪,汲汲追求於工作,失去應當休息、享受遊玩的樂趣,加上周遭環境、現代價值觀的影響,「移民熱潮」也就隨即而來,而鄰近香港的台灣,成為不少港人的第二個居所。
來自香港灣仔的Jay,在香港與太太(是個在地台南人!)相識,後來以「依親移民」方式來到台灣生活,目前經營網站《食通台南》,從事網路行銷相關工作,灣仔郎帶你一探Jay來台灣後的移民生活!

投資移民

移民來台展開新人生 香港老闆的「樂奇」生活

近年來台的香港人逐漸攀升,有人因為旅遊短暫停留,或在留學途中愛上台灣,也有人身處香港卻早已對台灣生活有所憧憬;灣仔郎這次造訪台南「樂奇港仔餐酒館」,一間由香港夫婦經營的正宗港味餐廳,與老闆一起聊聊移民來台的大小事、創業的心路歷程。

投資移民

崑山科大拼跨境行銷,「灣仔郎」帶港人遊台灣

崑山科技大學的公共關係暨廣告系,長年以產學計畫積極拓展視野,今年度與香港媒體「灣仔日報」攜手合作,由「灣仔郎」團隊進行專案「下一站,抵灣家!」,力拼台港跨境行銷!

人物

反覆實踐培訓 智障人士變「顧家暖男」

70年代有關智障人士的訓練及支援並不普及,智障人士照顧者在面對困難時亦只能「頂硬上」。擁有41年智障人士照顧者經驗的邱珍表示,當醫生宣佈兒子患有輕度智障及自閉症時,一度晴天霹靂,但多年過去,邱珍發現其實智障人士經過培訓並反覆實踐,他們同樣能夠獨立生活。

人物

【香港足球史】「東方不敗」元老中場陳鴻平獲台護照:民國隊吃香

戰後香港足球發展相當蓬勃,以香港球員為主的中華民國國家隊在國際賽事中屢獲佳績,曾奪兩次默迪卡盃冠軍、兩次亞運足球金牌和獲得一次亞洲盃季軍。六、七十年代香港球壇人才輩出,令香港獲得「遠東足球王國」的美譽,更成為中華民國國家隊的「兵工廠」。直至1971年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位置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再無在香港徵召球員,香港和中華民國「分家」之後,中華民國足球漸漸沒落。

投資移民

七十年代香港足球:「何容興」救12碼鋼門,拒左派誘惑

人稱「救十二碼王」的鋼門何容興叱咤六、七十年代香港足球球壇,他堅持代表中華民國出戰國際賽,即使有左派球隊重金禮聘,他仍拒絕投效,至今他還是以民國球員的身分為榮,直言「無怨無悔代表民國」。2013年,何容興與一眾香港球壇民國元老展開了「尋根之旅」,爭取中華民國護照及國民身分證。

投資移民

遷入坪洲享受慢活節奏:搭船不如搭地鐵般迫人

上水到柴灣、屯門至將軍澳……在香港通勤,不少打工仔其實每天都得面對「Long D」的距離,動輒用上 2 小時甚至更多時通勤中。然而,今年 28 歲的 Joyce 於去年搬入坪洲,但返工、參加聚會都一定要搭船「出省」的她對此卻毫不介意。她指,雖然平日常常趕船,也受過走船的苦,但她卻很享受在通勤期間獨有的思考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