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長,請了!(一)跟林正英不一樣?真人真事臺灣道士、法師養成記
現世的道士,跟你想像的很不一樣。浮果訪談了三位非常年輕的五術工作者:理丞道長、信立法師、存心堂堂主阿波。三人踏入道法之路起因不同,遭遇不同。
跟著浮果深入瞭解道士和法師的世界,嘗試用不同角度來理解這一代代被保留的臺灣傳統民俗文化吧。
現世的道士,跟你想像的很不一樣。浮果訪談了三位非常年輕的五術工作者:理丞道長、信立法師、存心堂堂主阿波。三人踏入道法之路起因不同,遭遇不同。
跟著浮果深入瞭解道士和法師的世界,嘗試用不同角度來理解這一代代被保留的臺灣傳統民俗文化吧。
一顆獅頭,不只是獅頭,更是三年一科信仰與傳承的見證。
從師傅手中開光點眼的那刻起,這顆獅頭就不再是紙胚或銅雕,而是金獅陣的靈魂,更是向千歲爺報到的信物。
每一次三年一科,新的獅頭接棒出陣,舊的獅頭功成身退,被火化送走,早已是西港香240年來的無聲傳承。
不過,真正讓西港香迷人、讓外地人一來就愛上的,不只是這份對信仰的敬重,而是每一科都無法複製的獨特場面——陣頭走位永遠不按牌理出牌,你只能到現場碰運氣。
走過一次西港香,就像談過一場只屬於自己的戀愛,這裡的陣、這裡的獅,這裡的人情味,哪裡還找得到第二個?
看完紅面獅的神威登場,別以為西港刈香只是在繞境看熱鬧!
真正讓老西港人熱血沸騰的,是陣頭進館、開館、探館一路拼陣到底的硬戰!
從暗館開始,大家表面練拳練身體,實際上早就在磨刀霍霍備戰;開館當天,廟埕瞬間變成民俗界大港開唱,獅陣、宋江陣、牛犁歌陣輪番上陣,超盛大陣頭 battle!
陣陣有故事,館館有規矩,三年一次的拼陣盛會,豈止是表演而已?
這篇就來帶你從暗館暖身一路看到謝館送神,一次走過傳承 240 年的西港香科陣頭訓練歷程。
「要去哪裡晃晃?」常常是放假時的難題。不想去熱門景點人擠人,暫時沒有興致精挑細選餐廳,只是想去陌生地方,漫無目的遊走,看看新鮮街景,不參考Google評論的拎一袋質樸小吃。
三年一次的西港刈香,是西港人的小過年,也是台灣最硬派的民俗派對!
這裡沒有鋼管辣妹,只有汗水淋漓的武陣;這裡的金獅陣全臺獨有,居然是從畚箕發展而來?
臉紅到發亮、三角鼻的紅面獅,不只是神獸也是信仰活教材,從出生到退場,每一刻都走在千歲爺的旨意裡。
2024西港刈香,我們從紅面西港獅的起源、陣頭的秘密儀式,再到金獅陣的獅頭傳承,帶你一路從暗館到謝館經歷香科五階段,跟著浮果不迷路,看懂真正的西港香。
以華人而言,元宵節過完前都是過年,而元宵時最有名的應該是西蜂炮東寒單,北部有什麼?有夜弄土地公,在內湖還有社子島都有這樣的習俗。我聽內湖的同事說那天晚上煙霧繚繞,而且鞭炮放到很晚。
帶爸媽阿公阿嬤去玩!6 個適合老人、長輩的高雄半日遊景點 大受歡迎,兜兜決定深耕地方,挖掘更多不那麼熱門,走走逛逛很有意思的景點。在地人兜兜鼓起勇氣又帶著老爸繼續探索鳳山,用小小的私人景點規劃出一條散步地圖,半日走走逛逛,重新認識了這個地方。
傳統民俗文化之外,改編真實犯罪案件也是唐墨一大創作重心。書寫,並非為了證明誰是誰非,而是看見犯行背後的因果與癥結。
那年,在臺北文學獎頒獎典禮上,身為得獎者之一,坐在席位上等候,即使在場有朋友陪伴,社恐症還是快發作。這時一名男子身著華麗袈裟、手拿竹扇、談笑風生穿梭在全場,看他的樣子真讓人好羨慕,而那人正是以《臺北男神榜》入圍當年度文學年金補助的唐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