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仔(Wan Chai),舊稱「下環」,位於香港島灣仔區的西部,相較於鄰近的購物娛樂中心銅鑼灣來說,台灣人對於灣仔或許較沒有太深的印象,但如果說到歌手羅大佑在 1992 年發行的一首粵語歌《皇后大道東》,可能就稍微能跟著琅琅上口。
皇后大道東一帶過去是海岸線,早期曾是灣仔最繁華的地區,隨著填海造陸計畫,離海岸區越來越遠,而周邊也多了莊士敦道、軒尼詩道及駱克道等主要交通幹道。灣仔命名之來由,正是因為過去是個小海灣,當地居民稱呼為「灣仔」。到了 19、20 世紀,香港殖民統治者多聚集在中環一帶,而灣仔區因為坐擁維多利亞港地理之便,區內又擁有大量公共運輸服務,一躍成為富裕繁華的商業文化中心及重要交通樞紐,灣仔的變遷歷史,有如香港的縮影。(延伸閱讀:踏出蝸居走進「Desk-one 溫室」,寸土寸金的香港竟有這樣大坪數的共享空間?)
而居住於此地的人們,對於灣仔又有什麼樣的印象?香港藝術中心 40 周年旗艦展覽《灣仔文法:過去、現在、未來式》客席策展人任卓華(Valerie C. Doran) 以地理學家段義孚「戀地情節」(Topophilia)一詞來形容人與地區、環境的關係及交互影響。藉由這次的展覽,展出了 18 位來自香港本地或與其有特殊因緣的海內外藝術家作品,他們皆來自不同時空背景,生活年代橫跨近 100 年,作品涵蓋繪畫、裝置、攝影、表演、文學、新媒體等不同領域,展現自身與灣仔的特殊連結與觀察。
展覽地點位於香港藝術中心的包氏畫廊,雖然占地不大,但動線設計流暢,也因平日觀展人數不多,讓人能夠靜靜仔細品味。場內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像是今年高齡已 92 歲的香港藝術家陳餘生 1969 年創作的作品《海港》,便以童趣的塗鴉風格,描繪出過去灣仔的海灣風貌。
而視覺藝術家何兆南,作品《醉生與夢死 》創作靈感源自王家衛電影《東邪西毒》中一罈名為「醉生夢死」的酒,喝了便可忘去一切煩惱。因此何兆南以木桌椅、四散一桌的酒瓶,營造出酒飲人散的場景,瓶身上寫著「醉生」與「夢死」,後面牆上則掛著兩幅攝影作品,分別呈現維多利亞港在九龍與港島兩側的影像,以對飲之人分別走向了不同的彼岸來暗喻時事,有如香港人近年因政局改變之間的拉扯與糾葛。(延伸閱讀:香港明星愛上台式黑糖珍奶,引進珍煮丹「以一打十」進軍銅鑼灣一級戰區!)
不論你是不是來自於灣仔,或是與灣仔有什麼樣的淵源,在觀展之中,都能從這些作品中透視這片土地的變化,以及藝術家期盼與觀者展開的對話,看見這片海港 40 年的前世與今生。
文中照片來源:編輯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