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屯門公路再現嚴重交通事故,長達 13 公里的車龍注滿新西人辛酸。藝術家王樂軒(Dino Rib)以屯公為題,在屯門舉行藝術展「屯門公路的咒(與解咒)」。以屯公之苦中作樂,活像卡繆筆下每天推石作樂的西西弗斯,因為 Dino 就是一名土生土長的屯門人。他說:「搭車前去廁所是屯門人家訓。」
自今年 5 底,Dino 在屯門藝文空間清山墊舉行藝術展「屯門公路的咒(與解咒)」。他坦言,由於在屯門辦藝術展,觀眾大部份都是社區裡的人,因此希望辦一個能引起屯門街坊和社區有共鳴的事。屯門公路就成了他的首選,「屯門公路有咩做呢,當然就係塞車」。
「搭車前去廁所是屯門人家訓」
Dino 笑言,屯門人自小被教育,每次乘車前必須上廁所,「由細到大搭車前,阿媽都會問你,『去乾淨廁所未?』『去乾淨啦!』『再去多次』,去一次唔得要去兩次。」身為屯門資深街坊,他解釋,屯門家長再三叮嚀小孩上廁所,背後就是生怕小孩遇上屯門公路大塞車,膀胱受罪。「搭車前去廁所係屯門人家訓。」
Dino 生於屯門公路還沒轉車站、擴闊工程的年代。「當個陣勝利 2 型九巴會壞車,上斜無力會死火,你 feel 到死氣喉有啲味」,盛夏裡混雜汗水、死氣喉膠味的長征,是那些年屯門人的塞車體驗。
「無論我地細個跟阿爸阿媽出街,到大了出來工作,屯門公路是我避不開的苦。」由是者,Dino 曾在展期間延伸出一個「屯門公路苦主申訴大會」,讓街坊盡於心中情。他認為屯門人深諳塞車之苦,卻很少人會思考屯門公路會塞車的成因,「點解會塞車係一個好重要的問題」,他指,背後是整體城市規劃問題。(延伸閱讀:港足球王之子「李炳德」:爭獲台灣身份重思移民)
70 年代,港英政府發展屯門新市鎮,耗資逾 2 億興建接連屯門和市區的快速公路。Dino 認為,今天屯門公路塞車成患亦是規劃失誤使然,「當年政府設計新市鎮係住宅加工業區想區內就業,但後來工業北移,區內就業唔可行,要跨區工作,個 capacity(承載能力)不同,就開始塞車啦。」
徒勞無功,是屯門也是香港
星斗市民日復日苦對屯門公路,無力扭轉結構性塞車困境。「徒勞無功」,Dino 指展覽既說屯門,但更深一層是談香港。「屯門公路只係一個表徵,屯門人有好多嘢改變唔到,退一步香港人有好多都改變唔到,咁我哋要如何去解咒?」他援引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卡繆所言指,「我哋要知道自己係個悲劇裡面,第二,我哋要知佢係一個悲劇我哋要點樣改變佢」。
「咁做人係咁風景不轉心境轉。」Dino 指,有人選擇在長征上補眠,有渴望成為機師的朋友仰望飛機辨認機型,「我呢個 show,有好多都係喺屯門公路度出來」。每天來回近兩小時的長征,讓新西人成了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在日復日的苦役裡建築出另一重意義。
籌展期間,Dino 曾在巴士椅背貼上紙條,問屯門人有沒有在屯門公路上看日出?他又在屯門公路兩旁,徒步拾來棄在兩旁的時空遺物:九廣鐵路封條。他甚至邀請居港多年的日本人,把屯門公路當成「長途遊行」寫成遊記。最後,Dino 就把這些屯門公路的變奏帶回屯門公路展。
讓屯門人釀成歸屬感的屯公展
訪問期間,Dino 把屯門掛在咀邊,但他坦言此前對屯門甚少歸屬感。「無咪無,大方承認」,過去多年他曾到日本、台灣等地讀書、任駐場藝術家,與各地相比,他原來更愛他鄉的生活質感。直至今次展覽,Dino 請不同朋友體驗屯門公路,又盡地主之誼遊屯門,屯門碼頭的大海、屯門公園內的爬蟲館……讓他開始重新發現屯門這個成長地的美好。(延伸閱讀:港創業媽媽放棄打工,賣自製燉檸檬:不想錯過兒子成長)
「屯門人不是太知道屯門歷史,香港人不是太知道香港歷史,所以你講屯門人,一句就是住屯門的屯門人講完啦,但屯門有什麼東西呢,就是一個空白,會不會由屯門公路開始,可以引起大家注意?」由屯門公路開始,看一個屯門人理解家與主體性的故事。
主圖來源:香港 01 提供
攝影:黃寶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