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足球王之子「李炳德」:爭獲台灣身份重思移民

分享文章
目錄

1930年代上海有一句名言,「看戲要看梅蘭芳,看球要看李惠堂」,當其時「亞洲球王」李惠堂以球員身分帶領中華民國出戰國際,入球逾千,奪過多項獎盃,退役後又以教練身分再領中華民國拿過亞運冠軍和默迪卡盃冠軍等殊榮。這位中華民國足球英雄一門三傑,其六子李炳德也是民國國腳,而次子李育德就代表香港隊。

球壇上不少名將之後,自小能受專業的足球培訓,在足球場上「贏在起跑線」。然而球王之子李炳德卻未因為家人的關係,而在足球事業上一帆風順,更一度因為中學「考第尾」而需要暫別足球,直至中學畢業才重新起步。別人十五、十六時已加入職業聯賽,李炳德在二十三歲才起步,雖然如此,他仍憑表現獲得了中華民國垂青,徵召入隊出戰國際賽。三歲來港定居的李炳德,看見兄長選擇代表香港,自己與台灣亦無太大淵源,甚至不懂國語,但他仍然加入中華民國隊,至今無悔,全因心繫民國的父親,以及家人被共產黨逼害的經過。

70年代之前,香港球員可代表中華民國出賽,但這班在港的中華民國元老從未取得國民身分。2013年起,李炳德在內的一眾中華民國元老爭取民國身分,直至去年,他們終於獲頒發中華民國護照及國民身份證,並允許在台居留,以表揚一眾國腳當年為國付出。李炳德直言獲得民國身分也很高興,而看見香港政治局勢不穩,嘆九七之後香港已變,直言取得國民護照時未打算移民台灣,但看見如今局面難收,如果兒子想移民台灣,他亦會跟隨。

縱觀世界球壇,不少球星後代也會選擇做足球員,兒子自少受到嚴格培訓,長大後便和父親一樣出色,例如是荷蘭的古華特父子和意大利的基艾沙父子,一門雙傑的情況十分常見。在香港,有「亞洲球王」之稱的李惠堂也有兩個踢足球的兒子,分別是二子李育德和六子李炳德。

有個球王父親是壓力 「別人介紹我時說我是李惠堂個仔」

李炳德從小喜愛足球,天天在大坑福利會的籃球場踢足球,即使現已年屆76歲,他仍然每星期落球場踢足球。他坦言自己愛上足球也是像追隨父親一樣威風,「那時爸爸在香港好出名,一落街就有幾十人跟在尾,小時候他常常帶我去看九點半電影,街上個個一看到我爸爸就圍過來,有個這麼威水的爸爸當然開心啦。」不過,有一個球王父親也為他製造了不少壓力,「都七十幾歲了,就算去到現在,好多人介紹我的時候,不介紹我是李炳德,一同人介紹就是李惠堂個仔,所以好慘,有個威水爸爸不知是好是壞⋯⋯。」

現年76歲的李炳德,定期會到鴨脷洲大街踢街場,也不時和星島元老們足球聚會。(廖俊升攝)

因學業放棄足球

雖然李炳德熱愛足球,他卻不如那些聞名的球星後代,沒有父親的關照,也沒有自小受訓練,甚至因為學業問題,一度要放棄足球。父親希望他讀好書,故在小學五年級時,為他轉了一間英文小學,但這樣反而令他的學業墮後,被逼放棄足球。「入英文學校那一年,完全不知道先生講甚麼,結果考第尾,五年班那時開始,我就不敢再踢波。」李炳德說。

23歲重新接觸足球

直至1962年中學畢業,李炳德便加入了花旗銀行工作,在工餘時間跟隨球隊星島操練,那時他才開始重新接觸足球,「操了三年便踢預備組,到66年踢甲組。」一般球員從小便開始踢青年軍,甚至有些天分較高的球員十多歲便踢上甲組聯賽,但李炳德卻在23歲起步,還因為銀行工作的關係,無法正常操練。「我入星島時,張子慧已經踢了好多年甲組,他十幾歲就開始踢(甲組),我廿三歲先踢甲組。而且一起步,我又因工作關係不能操足。球隊逢星期一、三、五操體力,二、四就在跑馬地分隊賽練波。星期二、四我一定缺席,因為五點放工已天黑。」李炳德說。

在修頓球場訪問時,有不少足友看到李炳德也會主動上前打招呼,友人不時問及他的父親李惠堂的事跡,李炳德也樂意一一回答。(廖俊升攝)

踢一年即被民國徵召

雖然有一段時間沒有踢足球,但這位高大後衛憑出色的表現,只踢了一年便得到民國隊徵召。李炳德擅長拼搶,個子高大而速度高,讓他能夠在失去控球後快速奪回皮球,「搶波快,不錫身。那時好興鏟波,懂得如何落地,習慣了就不危險。」李炳德說。踢中華民國隊的一年間,他代表球隊出賽四次了,「踢了四次之後,我就拿不到假期再踢,只好退出。」那時他們在台灣主場奪得了亞洲盃冠軍,他直言以香港球員為主的中華民國隊實力非凡,「當時民國隊是全亞洲最好,那時候日本開始追上來,韓國還未起步,日本是最先追過我們的國家。」

(廖俊升攝)

短短四年便退出球壇 做電腦人工多數倍

李炳德的職業足球生涯只有短短四年,縱有球技和興趣,他也終向現實低頭。「公司選了幾個員工去做電腦系統,那是第一代的電腦,派了我們去IBM上堂。當時做電腦搶人搶得好緊要,所以每三至六個月加一次人工。」李炳德說,那年代的球員薪水不高,一般月薪六百元,難以養家,但做電腦就不斷加人工,三至四年便有數千元月薪。退出職業聯賽之後,李炳德幫球隊保濟丸踢了兩年乙組,「乙組也不好踢,球場沒有圍欄,球迷常常衝入場打架!」後來他事業如意,被公司委以重任,連年代表公司到星加坡、美國、日本和台灣工作。雖然脫離了香港球圈,但出差時也未忘踢足球,「去新加坡工幹有踢當地乙組聯賽,去美國也有跟當地一些意大利人踢波,那時美國很少人踢足球,那裡的人踢波好似趕鴨仔一樣,一班人追著足球跑。」

為父選擇民國隊

一代亞洲球王李惠堂生於英殖香港,但心繫中華民國,不單以球員身分代表國家出征世界,入球逾千奪冠無數,退役後更擔當中華民國的教練,推動國家足球發展。兒子李炳德卻有不同的背景,他生於1943年的中國客家五華,三歲便來港定居,自己不懂講國語,年少時也很少到訪台灣,與民國的關係主要源於父親。然而,他最終選擇了代表中華民國,原因正正是受父親影響。「當你一踢得好,香港和中華民國便找人來問你想踢哪一隊。我當然選擇中國民國,因為爸爸之前一路幫中華民國搞足球訓練,他亦是國際足協副會長,全亞洲第一位。作為他的兒子,我就好自然會代表民國。」(延伸閱讀:「墾丁之旅」改變人生,港男移民台灣:「在港賺錢買不到快樂」

李炳德退而不言休,到時在也常常踢球,這天來到不少退役球員的英雄地修頓球場,他就笑說,兩星期前才與一眾朋友來過這裡踢球。(廖俊升攝)

共產黨曾打算綁架李惠堂到大陸

「因為爸爸,我一定不會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我爸爸好憎共產黨。」李炳德對香港隊和中華民國隊都毫不抗拒,唯獨對於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嗤之以鼻。原來李炳德一家與中國共產黨有幾段恩怨情仇,使他到今天仍未忘懷。「爸爸當年代表民國贏過好多冠軍,退役後又幫民國搞足球。共產黨建國後都好想發展足球,因此多次邀請他幫大陸搞,但每次都被他拒絕。有一次共產黨派人來香港,想綁架他到大陸幫他們搞足球,最後沒有成功。」受到父親影響,李炳德也對於共產黨十分痛恨。

親共兄長為逃離批鬥 從北京偷渡來港

雖然父親心繫中華民國,但李炳德的三哥早年卻是支持共產黨,並在北京大學做教授,每次回到家裡,三哥與父親必然爆發「國共大戰」,「三哥次次回家都和爸爸吵架,當時我只有十歲八歲,但印象好深刻。現在回想,家人和三哥根本無法溝通。」李炳德說。

直至五十年代中,在港的李炳德一家收到三哥托朋友傳來的口信,指他必須從中國大陸偷走出來,「要偷走而不能正式地走,會經澳門來香港,叫家人到澳門接他。」成功從北京回港後,三哥再無提過「共產黨」三隻字,「小時候,三哥常跟我和表哥表弟說共產黨的好,打韓戰如何英勇,但到他自己走了出來,就再無跟我們提過共產黨,印象好深刻。」李炳德說,那時共產黨專找有錢人和知識分子來清算,三哥作為教授,自然有一班人公審他,「他一定見過好多,知道早晚輪到自己,所以才逃走。」

民國元老獲台護照 爭取多年終完回國夢

李炳德舉家逃離共產黨逼害,自己在港定居已有數十年,除了父親更是中華民國的足球象徵人物,一家與中華民國有深厚淵緣,他更加代表過民國出戰國際賽事,不過他的國民身分一直都未得到台灣的官方認可。2013年,他與一眾昔日民國足球大將爭取中華民國護照及國民身分證,最終在去年取得成果,完成回國夢。

「初初好麻煩,搞了三、四年只給我們台灣同胞海外護照,不能在台居留,我們當然不收貨,然後又再追過。」後來他們會見時任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對方答應跟進他們護照申請一事。「總統應承你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只跟下面的部門溝通,他們未必會理你,他們也不知能否做決定,如果做錯了他們也要被老闆罵。」

居港逾七十年,李炳德見證英殖及特區年代,嘆香港「變得好緊要」,稱如果兒子想走,他們便會搬到台灣定居。(廖俊升攝)

香港變了樣 如兒子想離開或會跟隨

取得中華民國居留權的時候,他並無計劃搬到台灣定居。他直言,就算是九七年主權移交時,身邊的同學和同事紛紛移民,他也決意留下,因為他相信共產黨不可能長期專制,「當時我覺得一個國家不能只開放經濟,所以一路以為接下來一定會法治開放。但共產黨真係好好嘢,由我退休20年,未退休都天天爭論,中國能否只開放經濟不做其他東西呢,我一路都說不可以。」去到現在,他覺得共產黨專制依然,香港的政治環境讓他感到憂心,「二十年過去了,共產黨真的做到只開放經濟而繼續專制,但能否繼續下去,我不敢肯定,因為別人已經看到,共產黨其實在欺騙人。」

最近香港發生《逃犯條例》修訂風波,兩次過百萬人上街反對修例,李炳德坦言理解和支持這班示威者,憂心共產黨違背五十年不變的承諾,「當年說過五十年不變,現在你逐點收回香港人的權利,要我們變到像大陸一樣的生活,香港人當然不願意。」他指,慢慢滲透和改變別人是共產黨的一貫做法,而香港在九七之後更加是變得非常厲害,日後或變得像大陸一樣,而大陸的制度不堪人人皆見,香港人才被逼上街,「無論大陸官方或建制派講幾多都無用,你蓋不住所有事,蓋不住所有新聞,拉人不審、坐監整死人,人人都看到,不過共產黨不覺得有問題,自己選擇行這樣的制度。」(延伸閱讀:「不想一生做樓奴!」港男辭銀行高薪工作勇闖台灣創業

李炳德取得護照時,香港還未發生一連串的反修例示威,那時他認為香港還是宜居,故無太大意欲離港。他直言,現在香港的政治環境變差,曾經逃避共產黨的李炳德一家,今日彷彿又回到共產黨的威權下,動搖了他對移民的看法,「主要看兒子的意願,他們還年輕,本來不打算走,但最近香港發生的事不知道會否影響他們的決定。」李炳德說。

主圖來源:香港 01 提供
攝影:廖俊升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原文刊於「01社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