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逾四十年的詩人零雨始終低調,然而,從安靜中出發的文字,卻默默抵達遠方,深獲共鳴;而今,更跨界轉化為音樂創作,展現更大傳播能量。
零雨自述30歲後開始寫詩,1990年以第一本詩集《城的連作》踏入詩壇,2022年以詩集《女兒》獲頒台灣文學獎「金典獎」,今年(2025)3月更獲頒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是繼楊牧、朱天文、張貴興之後,第四位獲獎的台灣作家,近日她也將出版新作、第十本詩集。
長年推廣文學、拍攝作家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的目宿媒體,今年隆重推出「聽見零雨」詩歌跨界企畫,發表金曲歌后羅思容以零雨〈女兒〉組詩入歌的專輯《女兒的九十九種藍》,並邀請四個樂團以零雨代表作各自創作單曲——草莓救星〈頭城——悼F〉、OVDS〈特技家族〉、緩緩Huan Huan〈缺口——寄W〉、庵心自在所〈槿花〉。

8月21日「聽見零雨」發表會上,也是四組樂團首度與零雨見面。零雨感動表示,多年來她只是忠於自己、安靜寫作,卻得到許多幫助,對此衷心感謝,「創作是人類原始的信仰,至今仍豐富我們的生命。」因為不想重複自己,零雨的詩風多年來歷經轉變,早期凝煉抽象,後期詩句轉為坦率明朗,饒富哲思。她的作品融合古典與現代、東方與西方,既善於描繪日常氛圍,也穿梭時空向經典致敬,並展現了關照人類命運的恢弘格局。
《女兒的九十九種藍》專輯打磨五年,但本身也寫詩、作畫的羅思容回憶,2020年零雨的〈女兒〉組詩首度在楊小濱主編的《兩岸詩》發表,她讀後大受震動,幾乎在短短一夜之間就完成十首詩的音樂編曲,這也是她個人前所未有的創作經驗。專輯正式發表的這一天,羅思容仍難掩激動地表示,這首組詩表達了百年來女性的記憶、傷痕、抵抗與革命,從台灣的女兒出發,交織成世界女兒的處境,「詩歌是這世界的武器,也是這世界的光,希望這首詩歌能抵達他方,和每個人內在的家園,成為一首療癒之歌。」

羅思容形容,這些年她在零雨的文字與本人身上,常感受到一股神祕的力量。「她的詩就像拿著一把真誠透明的刀子,切開這個世界的現象。」雖然〈女兒〉寫出女性的哀歌,卻也充滿能量,她借用零雨詩中「海」的意象表示,就如海可能吞噬、淹沒一切,但沒有一時一刻的海是重複的,寄予了未來各種可能性。樂曲創作通常先有旋律、後才填詞,「以詩入樂」則相反,而且詩句長短不一、結構自由,如何編曲對各樂團來說都是挑戰。羅思容的十首歌為呼應詩作,各先以「聖詠」吟唱開頭,進展為迷幻搖滾、佛朗明哥等曲風,她強調,詩與歌之間並非誰服務誰,而是如「交換子宮」般共生出新的形式。
樂團改編單曲則風格迥異,而從詩、到音樂、再到MV影像創作,都是一次次的跨界再創。四首單曲中,最早發布的為草莓救星的〈頭城——悼F〉,詩意地轉化詩中的火車情境,草莓救星主唱腊筆表示,「我們視樂譜為一節又一節的車廂,將詩作的字句化為乘客,努力為每個字句安排最自然合適的對號座。」他們讓旋律和樂曲的節奏跟著詩行,做出無重複段落的自然轉場,並用鼓聲的節奏呼應平交道的鏗鏗聲響、加入鐵軌的真實錄音,完整傳達全詩氣氛與情感。
他們把詩中未言明的F理解為「父親」,感受詩中的道別與祝福之情,腊筆說「創作過程盡量把理性丟掉,就像火車會走走停停,在這一站暫停,又在之後啟程,創作也讓我們益加謙卑,希望把音樂作為獻給世界的祝福。」由林野執導的MV在頭城實景拍攝,由演員姚愛寗、王孝程主演,草莓救星雖未參與演出,但看到成品驚呼與音樂完美地契合,感覺這一切就應該長成這種樣子的影像。
緩緩Huan Huan在發表會現場帶來〈缺口——寄W〉的精彩演出,主唱Coco(蕭戎雯)認為,零雨的詩畫面感強烈,這首詩的意念溫暖感人,她以很直覺的方式創作,起初完成兩個版本,後來團員偏愛的,是她刻意用一些特別音階、聽來更具劇場感的版本。她表示,這首詩恰與他們剛發行單曲〈心內話講袂出喙〉的「溝通」主題呼應,她也深刻解讀本詩:「語言和文字總存在著溝通的限制,這個限制可能來自於我們皆是不同的獨立個體,但若足夠在乎彼此,我們會想盡辦法潛入深海、穿越沙漠,發明一個缺口——那就是我特別為你保留的標記。」令人暖心。
零雨的早期詩作〈特技家族〉由電音樂團OVDS改編為富有電子節奏與饒舌風格的曲目,令人驚艷。主唱楊孝君不諱言,剛收到這首多達九節的長篇幅詩作有點「傻眼」,遲遲不敢翻閱,直到準備好專注的心情才展讀。他最感動的是,即使時空不同,但詩中傳達的社會壓迫與矛盾,卻讓四十歲的他有強烈「共時性」,因而感到一種被理解的溫暖;詩句最後「一根黑暗中的繩索」也恰好呼應他們過去的專輯《黑的韌性》。
OVDS的音樂創作過程則受到兩事啟發,一是觀賞日本饒舌女歌手Daoko來台演出,讓他對這首歌的成形有了更具體想像;在分段編排架構時,則以三毛經典專輯《回聲》中,由三毛作詞、李宗盛作曲的〈飛〉為參考。加上在此之前,他剛好參與多場讀詩活動,能更敏銳地思考如何「用聲音表達詩句」,因此與團員討論後,為了最大幅度保留詩的完整性,決定加入饒舌念白。但他認為不必定義此曲為「饒舌歌」,如何讓主唱的聲音風貌,呈現文字本身的韻味和能量,才是他們創作的核心。
自稱是「中年大叔」所組成的庵心自在所,原本即以台語創作的牙買加雷鬼樂風為標誌,這次挑戰將零雨的詩句改為台語,以帶點慵懶的雷鬼與藍調風格演繹,帶來強烈的翻轉和新意。主唱賴Q(賴文軒)表示,改編零雨詩作讓他重溫過去閱讀舞鶴、七等生、夏宇等作家的文青時光,感覺重返青春年少,改編台語也很順利,詩句開頭「黃昏掃射/那幢大樓在一夜間/開花了」就很有畫面,後段「我們在黑暗中做功課/計算下一朵黃昏」也彷彿暗喻中年大叔對生活的期待,讓他深有共鳴。
〈頭城——悼F〉與〈缺口——寄W〉兩支MV已於日前上線,OVDS〈特技家族〉則將於9月26日、庵心自在所〈槿花〉將於10月9日上架,當日同步公開MV,敬請鎖定各大串流平台。
目宿媒體董事長童子賢自言是零雨的詩迷,早從〈特技家族〉1993年得到年度詩獎時,他就為這首詩傾心。他提到零雨成長於坪林山間,之後搬到台北,後來長住宜蘭,因此對她有種同是「鄉下小孩」的親切感,「她曾說自己心心念念的就是故鄉的山水、大自然和蟲鳴鳥叫,即使是破敗的荒山枯水或鄉間的農人,在她看來都是美的,所以她能將鄉間寫得這麼好,更因飽讀詩書,能融入西方文典或中國的《詩經》、《楚辭》、陶淵明、蘇東坡等,走向廣闊的創作之路。」目宿媒體已累積與20位作家合作系列紀錄片作品,也與白先勇合作崑曲推廣,這次首度嘗試詩歌企畫。童子賢回憶年少時便聽過楊弦將自己或余光中、席慕蓉等人的詩作入歌,也曾跟著羅大佑的歌聲走進詩人吳晟的〈吾鄉印象〉,這次很感謝羅思容與各樂團、MV導演的創意,讓大家體驗到詩的不同展現,也期盼能藉此讓更多年輕人透過音樂歌曲來接觸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