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高雄哈瑪星,外地人可能不清楚到底在哪裡,但說西子灣渡船頭一帶,或海之冰,大多都能立刻置入地理位置。
哈瑪星的蘇阿嬤雞蛋酥,飄香超過五十年,外觀像美國餅乾,呈圓餅狀,咬一口,外面是餅乾酥酥脆脆,裡面是麵包的質地,吃過的人都說「出了高雄吃不到,只能用炸菠羅麵包想像」。
蘇阿嬤自創雞蛋酥 在哈瑪星賣50年
那雞蛋酥怎麼來的呢?創辦人蘇阿嬤今年已經九十歲,年輕時為了賺錢養家,便想在哈瑪星做生意。
哈瑪星靠海,日本人在1908年著手建造打狗築港,並填海造地成如今的哈瑪星,還有臨海鐵路,作為當時海陸貿易中繼站。這塊地方也被稱為濱市,日文唸法直譯即是哈瑪星。(延伸閱讀:北部「天婦羅」vs南部「黑輪」,到底哪裡不一樣?)
1960年代,哈瑪星有全台最大的漁市場,每天進出人口多達上萬人,餐飲需求量大,觀看附近都是乾麵、甜不辣等常見熱食,蘇阿嬤就發明出簡單、便宜的點心「雞蛋酥」。問阿嬤當時怎麼想到拿餅去炸?為什麼取名叫雞蛋酥呢?阿嬤回說:「哪有為什麼啦!」彷彿一切都是動心起念。
庶民點心之最:只用三種原料抓緊客人的胃
雞蛋酥製作流程沒有任何玄機考究,它有的只是庶民小吃的幸福精神。
原料只有麵粉、蛋、砂糖,以前早起手工打麵糰,蘇阿嬤兒子說,常常累到晚上回家連看電視的精神力氣都沒有。後來用機器幫忙打麵糰,他接後續手工揉成條狀切塊,還有內餡備料。
蘇阿嬤教兒子做兩種麵糰,一種做成餅乾麵糰,一種則是麵包麵糰。把麵包麵糰塞入餅乾麵糰,再用料填滿包起來整形,即可下油鍋,一會兒麵糰膨起上色就好了。
而口味部分則以原味、咖喱、花生、紅豆為經典。原味是單純的甜麵粉香,花生是店家調製的顆粒花生醬,採用北港花生磨碎成細粒狀,加入糖分、黃砂還有特製油調和,香濃細滑,與雞蛋酥搭得不得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咖喱口味,選用胛心肉切小塊丁狀,與蔥、馬鈴薯丁、胡蘿蔔丁、五香粉、咖喱粉充分混合翻炒,而油質、蔬菜甜讓咖喱味道更上一層樓。(延伸閱讀:面臨失傳的府城廟會點心:米糕栫)
老闆曾分享店裡的客人來自世界各地,像日本、加拿大的客人吃咖喱口味都很開心,說在家鄉也有一樣的味道,在路邊小吃能吃到家鄉味的感覺很特別。
下次到高雄哈瑪星遊玩,別忘記去找蘇阿嬤吃雞蛋酥喔。
蘇阿嬤雞蛋酥
地址:高雄市鼓山區濱海一路96號
時間:1330-2000,周四公休